(1)碳當量:鐵液碳當量高(特別是含硅量高)對濟南鍍鋅方管的影響。試驗表明,當碳當量超過共晶成分時,厚壁鑄件可能產生開花石墨。但是,碳含量的增加增加了熱金屬中鎂的回收率。因此,對于大多數高碳低硅生產原理,硅含量一般控制在2%左右。另外,碳當量、鑄件壁厚的選擇:當管壁厚為6.5時?76毫米,碳當量4.35%至4.7%;壁厚>76 mm,碳當量4.3% ~ 40.35%。
(2)硫:當鐵水中硫含量過高時,硫會與鎂、稀土形成硫化物,由于密度低,會浮到鐵水表面。這些硫化物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硫,硫會回到鐵水中,重復上述過程,從而降低鎂和稀土的含量。當鐵水中硫含量大于0.1%時,即使加入大量的球化劑,石墨也不能完全球化。
(3)稀土、鎂:稀土、鎂含量過低時,常發生球化不良或球化下降。一般工廠要求的球化劑用量為1.8%~2.2%。
(4)壁厚:如果濟南鍍鋅方管壁厚過厚,容易產生球化不良、退行缺陷,主要是因為鐵水在模具中長期處于液態,鎂蒸汽上浮,導致鎂含量降低;共晶過程中大量石墨形成釋放的結晶潛熱使奧氏體殼層重新熔化,石墨向殼層外延伸并變形生長,形成非球形石墨。
(5)溫度:如果鐵水溫度過高,鐵水會被嚴重氧化。由于鎂和稀土容易與氧化物發生反應,鎂和稀土的含量會降低。同時,高溫也會增加鎂的燃燒損失和蒸發;如果鐵水溫度過低,球化劑不能被鐵水熔化吸收,而是浮到鐵水表面進行燃燒或氧化。
(6)保留時間:孕育后鐵液中鎂的含量隨著保留時間的增加而降低,主要原因是硫、鎂和稀土的氧化蒸發。一般保留時間不超過20min。
(7)澆口和冒口:濟南鍍鋅方管冒口設計不合理,會出現鑄造時間過長、熱金屬飛濺、空氣參與等現象。因此,鎂和稀土氧化物是嚴重的。